全国服务热线:17730772120
公考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
17730772120
电话:
17730772120
邮箱:
254669118@qq.com
地址:
汉中市汉台区考拉教育封闭培训基地
考情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考动态 > 考情资讯 >
事业单位考前笔试电子版资料免费领
添加时间:2022-06-05
 
2022年事业单位考前冲刺
常识与综合应用
重点时政
一、北京冬奥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
办奥理念: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
北京2022年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
1)项目设置: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将主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将主办雪上项目,延庆协办张家口举办雪上项目。
冰上项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
雪上项目: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俯式冰橇)、单板滑雪、高山滑雪。
2)会徽: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冬残奥会会徽名为“飞跃”。
3.吉祥物: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4.火炬:飞扬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于2021年2月4日正式问世。冬奥会火炬外观由银色和红色两种配色构成,冬残奥会火炬则由银色与金色构成。
5.火炬点火方式: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一次点火创新。主火炬是一朵雪花,这朵雪花是由全世界参赛代表团的名字构建的。
6.倒计时:立春
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也对应着北京的冬奥会,是冬奥会历史上的第24届。
7.双奥导演:享誉世界的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继2008年北京夏奥会开幕式后,再一次指导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双奥”开幕式的导演。
8.口号:一起向未来!口号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中国方案,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上一届: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
下一届: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
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又名冰立方)”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二、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2021年7月23日晚,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开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第110个出场。女子排球运动员朱婷、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赵帅共同手擎五星红旗,走在最前面。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777人的参赛阵容,其中运动员431人,创境外参加奥运会规模之最。中国获得金牌38;银牌32;铜牌18;总计88,位列第二。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
三、十四届全运会: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陕西举行,这是全运会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行。2025年第十五届运动会承办地为广东,香港,澳门。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坚持“安全、质量、环保、人文、简约”举办要求。
会徽:礼天玉璧。玉为自然之精华,玉璧为致敬上天礼器。寓意全国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庆祝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和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到来。会徽设计方案主要由中心部分、环形部分、主体色彩三方面构成。虚实相间,动静结合。中心部分为宝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窑洞,它们是中国革命的灯塔。表达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任何挑战的坚强意志。环形部分将玉璧纹饰幻化成田径、球类、游泳三个运动项目人形,体现全民全运的理念,展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向上、奋力拼搏、逐梦圆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会徽以黄、绿、蓝、紫、红为主色调,其中黄色象征黄土高原,红色象征革命圣地,绿色象征生态文明,蓝色象征现代科技,紫色象征文化魅力,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吉祥物:以陕西秦岭独有的四个国宝级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秦岭四宝”正以昂扬的斗志,不忘初心、团结一致,奔跑在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全面小康、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
第十四届全运会主题口号: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十四运场馆分布及建设情况:按照“能用不改、能改不建、全省布局、保障重点”原则。从地域上看,全省场馆以西安为核心、关中为重点、陕南陕北为支撑。
开幕式:第十四届全运会会歌《追着未来出发》拉开了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的序幕,整个演出由序曲“迎宾鼓阵”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组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手段,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万众瞩目下,苏炳添、张雨霏、秦凯、郭文珺、马龙等5位火炬手接力传递,最后由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杨倩点燃全运会主火炬。21时35分,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在主题歌《跨越》掀起的热烈气氛中圆满结束。
四、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与中国恢复合法身份50周年:领导人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指出,2021年对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这是新中国外交的胜利。领导人主席把脉国际大势,
中国外交政策: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最先提出的是“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苏联;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80年代外交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五、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7月16日-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中国的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将在本届大会中审议。本届大会践行“人文世遗”理念,突出“数字世遗”特色,展示“绿色世遗”魅力。这是本届大会我国唯一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泉州成功申遗后,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
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王书茂(为国护海的模范),王占山(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王兰花(群众心中的“活雷锋”),艾爱国(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吕其明(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的作曲家),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刘贵今(对非外交工作的坚守者、耕耘者),孙景坤(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买买提江·吾买尔(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代表),李宏塔(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吴天一(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辛育龄(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张桂梅(点亮贫困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陆元九(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林丹(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卓嘎(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周永开(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的“草鞋书记”),柴云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郭瑞祥(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老战士),黄大发(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当代愚公”),黄文秀(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黄宝妹(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崔道植(痕检“神探”),蓝天野(传承艺术艺德的表演艺术家),魏德友(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瞿独伊(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
七、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领导人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讲话要点:
(1)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八、重大考古发现:
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
九、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2月,江苏苏州人。他直接领导和参与了我国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王大中院士:1935年3月出生于河北昌黎,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
十、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和云南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按照规划将于2021年7月投产发电,白鹤滩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成功发电,标志着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工程建设进入使用。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到2022年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后,白鹤滩水电站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十一、十九大以来会议:
(一)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领导人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十九届二中全会:2018年1月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十九届三中全会:2018年2月,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四)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年10月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六)十九届六中全会: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1)“十三五”时期成绩: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2)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就是: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3、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4、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5、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6、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7、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9、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0、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九届六中全会要点:
19届6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三个决议。
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个;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即:
一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二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十大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至上(3)坚持理论创新(4)坚持独立自主(5)坚持中国道路(6)坚持胸怀天下(7)坚持开拓创新(8)坚持敢于斗争(9)坚持统一战线(10)坚持自我革命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两个确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
1.中央经济会议: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
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打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
新法常识
一、2021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正式施行。
二、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第十三条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三、2021年8月20日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将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于2021年6月1日生效。
六、《著作权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著作权法完善了网络空间著作权保护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和明确惩罚性赔偿原则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1月22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八、民法典重点条款。
九、《职业教育法》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
文化常识
陕西文化: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太平遗址、汉文帝霸陵考古成果丰硕,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成功举办,电影《柳青》、电视剧《逐梦蓝天》、话剧《共产党宣言》等广受好评。
补充陕西十三五文化成绩:2020年首部亮相央视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大秦赋》;斩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茅盾文学奖的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领衔“第五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0)”的贾平凹的第二部都市题材小说《暂坐》;“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话剧《麻醉师》《平凡的世界》《共产党宣言》《柳青》;全国巡演让40万观众领略到陕西文化魅力的话剧《白鹿原》;我省作家创作推出了《脱贫英雄》《暂坐》《照金往事》《小海的梦想》《西迁人》《张富清传》等一批重点文学作品。
陕西文学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成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保卫延安》《创业史》《风雪之夜》等为代表的小说作品,使陕西被誉为“中国文学重镇”。
三、周年大事
一、20周年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正式加入的时间为2001年12月11日
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2001年6月,六国元首(中、俄、哈、吉、塔、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二、40周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
四、50周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是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6月26日,中国共产党派出自己的代表董必武,出席并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五、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
(1)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六、80周年,延安整风运动
(1)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因此延安整风运动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七、85周年:
1.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
(1)起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八、西安事变85周年。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九、90周年,九—八事变90周年;
十、建军95周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科技成就
一、中国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点火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据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二、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三、天问一号: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的科学探测任务
四、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
五、北斗导航:北斗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5月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综合应用A类
(一)概括归纳题
案例分析题里的概括归纳题型,是通过向考生提供一段或几段背景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给定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在综合应用A类中是最重要,也是考察频率最高的一类,贯穿整考试个材料的始终那么今天就来分享关于概括题的解题小技巧之一:一是首尾句法;二是通过关联词和动词找节点;三是熟练用主体去分类。我们A类考试最重要的主体有管理机关、管理人、服务对象。主体里面又有具体维度,分别是管理机关(1.规章制度、工作机制流程;2.监督和监管;3宣传和教育;4.物资保障;5.具体执法手段)、管理人(思想意识、行为能力、方式方法)、服务对象(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具体行为)等。
(二)对策分析题
在案例分析题目中,对策题一直是高频考点,旨在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所提的对策“有针对性”,就是要求对策的提出必须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即凸显出所提的对策是解决哪一问题的,让对策与问题“针锋相对”。
考察的题型是案例分析题中的对策题,通常是通过给定案例,反映出某些社会问题,让我们针对这些特定的问题提出对策,并且要求所提对策要“措施合理、可行”。对策题破解攻略:“三字诀”:---推(由材料中问题推导)、抄(可行对策直接抄)、借(结合生活经验借)。
(三)计划控制有针对
计划控制能力也是我们通常说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分为解决紧急的事件和安排一场活动。如果是紧急事件,重点是分析情景,找到任务,按照先解决紧急的事件、后解决根本的问题之原则,分别作答(分出轻重缓急)。如果是安排一项活动(组织能力的考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第一步做好准备,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准备物资;第二步制定好具体的活动流程把控,如先让主持人开场,然后领导讲话,再次正式开展活动,最后有序退场;第三步事后总结,所有活动结束后,总结得失。
(四)沟通协调分步劝解说
对某人进行劝说重点分析人际冲突原因,通常会讲三个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具体而言,劝说时可以表达对当事人的认同、展现同理心(动之以情)、谈到这件事的利害(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导之以行)。
(五)熟练运用主体分析法
案例分析题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类型,它不仅能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题目的要点都是管理机关、管理人、服务对象等多个主体层面分析的,主体内部又有相关的维度,我们便可以利用这种主体分析来进行答案分类。
常见应用文写法
1.汇报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解决对策。
2.讲话稿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对的主要事项——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3.演讲词
【基本框架】背景、环境、场合——演讲目的、指向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感言、倡议、鼓动
4.公开信
【基本框架】现状阐述——问题——必要性、重要性——对策——倡议号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5.倡议书
【基本框架】背景——必要性、重要性——倡议内容——结尾再次呼吁;倡议背景——倡议事项——倡议理由——已经或应该采取的措施——倡议大家采取的配合行动。
6.总结
【基本框架】情况介绍——措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工作情况总体概括——具体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展望未来
7.情况说明
【基本框架】现状——问题表现与危害——对策措施——启示;问题——原因——对策——启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通告
【基本框架】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9、通知
【基本框架】告知对象——告知事项——原因理由——落实要求。
10、通报
【基本框架】事情原由——处理情况——经验教训总结——落实或预防要求
11、报告
【基本框架】陈述基本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理由——打算。
12、纲要类题(汇报思路、提纲、要点等)
(1)特点:题干出现文种+要点、纲要、提纲、导言、编者按。题干元素是文种,但是要求中有“不需要表达”的类似表达。
(2)格式:只需要标题,其他格式省略。标题公式“关于+事由(主体)+的+文种(元素)”。
(3)正文:正常公文去掉开头和结尾,只需保留主体即可
陕西省事业单位联考内部资料
一、考察能力
1.管理角色意识:对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清晰认识,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思考
和解决问题,具有服务意识。
点拨:管理角色意识强调管理与“服务”在联考中每套题目的作答任务前
通常会给各位考生限定一个具体的管理者身份“由管理转向服务”也是大势所趋,所以面对“群众”时,一定要多做服务,体现服务意识与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面对工作情境,能够发现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做
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点拨机关工作最主要的三项任务是文无论哪一项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综A的考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但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先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然后才能加以分析和解决。
3.计划与控制能力:能够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可支配的资源,设想可以解决
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工作按预想的进程和方向发展,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点拨:计划与控制能力要求能合理分配、利用有限资源,所以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要求下级一同解决。
4.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向有关人员征询意见,传递信息,施加影响,获得
支持与配合。
点拨沟通协调中涉及的对象包括上级平级下级以及人民群众针对不同的群体与身份特征应有不同的沟通协调策略在书写答案时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性例如与领导交流常用的词汇有请示”“汇报”等与平级同志交流常用的词汇有沟通”。“协商”“讨论”等与下级同志交流常用的词汇有要求”“批复”等,与人们群众交流常用的方式有耐心倾听”“切实解决”等。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5.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撰写文稿,准确和清晰地进行书面表达。
点拨:文字表达能力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理解。其一,内容层面,需要将事件、问题解释清楚;其二,语言表达方面,需要简洁、明了。
二、案例分析题型预测
(一)概括归纳题
案例分析题里的概括归纳题型,是通过向考生提供一段或几段背景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给定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在综合应用A类中是最重要,也是考察频率最高的一类,贯穿整考试个材料的始终那么今天就来分享关于概括题的解题小技巧之一:一是首尾句法;二是通过关联词和动词找节点;三是熟练用主体去分类。我们A类考试最重要的主体有管理机关、管理人、服务对象。主体里面又有具体维度,分别是管理机关(1.规章制度、工作机制流程;2.监督和监管;3宣传和教育;4.物资保障;5.具体执法手段)、管理人(思想意识、行为能力、方式方法)、服务对象(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具体行为)等。
(二)对策分析题
在案例分析题目中,对策题一直是高频考点,旨在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通常要求所提的对策“有针对性”,就是要求对策的提出必须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即凸显出所提的对策是解决哪一问题的,让对策与问题“针锋相对”。
考察的题型是案例分析题中的对策题,通常是通过给定案例,反映出某些社会问题,让我们针对这些特定的问题提出对策,并且要求所提对策要“措施合理、可行”。对策题破解攻略:“三字诀”:---推(由材料中问题推导)、抄(可行对策直接抄)、借(结合生活经验借)。
(三)计划控制得走心
计划控制能力也是我们通常说的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分为解决紧急的事件和安排一场活动。如果是紧急事件,重点是分析情景,找到任务,按照先解决紧急的事件、后解决根本的问题之原则,分别作答(分出轻重缓急)。如果是安排一项活动(组织能力的考察),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第一步做好准备,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准备物资;第二步制定好具体的活动流程把控,如先让主持人开场,然后领导讲话,再次正式开展活动,最后有序退场;第三步事后总结,所有活动结束后,总结得失。
(四)沟通协调分步劝解说
对某人进行劝说重点分析人际冲突原因,通常会讲三个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具体而言,劝说时可以表达对当事人的认同、展现同理心(动之以情)、谈到这件事的利害(晓之以理),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导之以行)。
(五)熟练运用主体分析法
案例分析题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类型,它不仅能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题目的要点都是管理机关、管理人、服务对象等多个主体层面分析的,主体内部又有相关的维度,我们便可以利用这种主体分析来进行答案分类。
常见应用文写法
1.汇报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解决对策。
2.讲话稿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对的主要事项——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3.演讲词
【基本框架】背景、环境、场合——演讲目的、指向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感言、倡议、鼓动
4.公开信
【基本框架】现状阐述——问题——必要性、重要性——对策——倡议号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5.倡议书
【基本框架】背景——必要性、重要性——倡议内容——结尾再次呼吁;倡议背景——倡议事项——倡议理由——已经或应该采取的措施——倡议大家采取的配合行动。
6.总结
【基本框架】情况介绍——措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工作情况总体概括——具体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展望未来
7.情况说明
【基本框架】现状——问题表现与危害——对策措施——启示;问题——原因——对策——启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通告
【基本框架】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9、通知
【基本框架】告知对象——告知事项——原因理由——落实要求。
10、通报
【基本框架】事情原由——处理情况——经验教训总结——落实或预防要求
11、报告
【基本框架】陈述基本情况——指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理由——打算。
12、纲要类题(汇报思路、提纲、要点等)
(1)特点:题干出现文种+要点、纲要、提纲、导言、编者按。题干元素是文种,但是要求中有“不需要表达”的类似表达。
(2)格式:只需要标题,其他格式省略。标题公式“关于+事由(主体)+的+文种(元素)”。
(3)正文:正常公文去掉开头和结尾,只需保留主体即可